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首 页 最新资讯 文件通知 经验研究 信息排行 各地动态 项目介绍 精彩图片 场地设施 乡村少年宫 关于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经验研究>
依托 体验 创新——浅述安昌镇小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16-12-1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依托  体验  创新

――浅述安昌镇小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濮朝阳

安昌镇中心小学为落实省、市、区深化课程改革有关文件精神,在学校办学的顶层设计方案指引下,按照“综合课程特色化、社团活动菜单化、课程建设精品化”的总体要求,积极实施“体验成长”教育,在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面作了一些探索,现主要汇报两个方面:

一、关于课程设置及走班选课

学校从新学期开始之际,再次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深课改的精神,研究落实学校拓展性课程设置及走班选课工作。在保证基础课程的前提下,通过课程整合、重组,重新编排学校总日课表和班级日课表,落实拓展性课程课时,规范实施以“走班选课”为组织形式的拓展性课程。

1. 校级拓展性课程社团化。

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社团)建设上的深厚积淀,我们重新构建了以“一团两院两部”为核心的五大“青石板”系列社团,即“青石板导游团”、“青石板书画院”、“青石板音乐院”、“青石板体育俱乐部”、“青石板科技俱乐部”,共有校级社团16个。社团设置因地制宜,富有地域特色。这些社团以菜单化的形式向全校学生公开,并经过师生双向选择,确定组班对象及人数,开展教学辅导活动。

2. 年级拓展性课程差异化。

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选择以年级为单位的课程设置和走班选课模式。课程设置既能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又能兼顾不同教师个体对拓展性课程开发上的主动性、倾向性、选择性,一个年级一个方案。其中一、二年级各4个班级我们分别安排了6――8名教师,开设了“国学、国际象棋、玩数学、队课、阅读课、故事课、写字课”等拓展性课程,同一个年级里的学生实施走班选课。在三――六年级的课程中,除了一些共性的课程,还有适当增减,英语口语、英语赏析、线描画、美文赏析、写作等课程的设置都因师制宜,发挥教师在学校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主力军作用。同时我们还要求以年级为单位,策划设计亲子课程,每学期安排半天时间,主要内容是传承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班级拓展性课程个性化。我们要求各个班级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实施丰富多彩的家长课程,每学期至少2节课。年级内可以资源共享。

4.地域课程日常化。书法作为我区的特色课程,我们变每周一节为每天20分钟,以短课的形式组织实施。

5.春秋游体验课程计划化。学校在早几年就为1――6年级的学生制定了一份每学�诖呵镉蔚募苹�表(顶层设计),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以“带着问题游XX”的课程形式呈现,收获多重效益。

二、关于“体验成长”课程的传承和创新

学校坐落在最具古越风情的千年古镇、绍兴师爷故里――安昌。学校位于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古镇三里老街南面,一路之隔。依托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和江南水乡风情特色的古镇老街,学校紧扣时代脉搏、扎根乡土、立足体验、着眼成长,把“扬千年古镇文化”和“育四好少年,办人民满意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时代印记的体验教育之路。以青石板导游社团为代表的青石板社团和四好少年成长馆特色阵地声誉远扬。(我们的青石板社团自1995年春季成立第一个社团――青石板书画社,至今已经走过了21年的历程,我们的青石板导游团自2000年元旦安昌古镇首届腊月风情节开幕以后,坚持每年每届都去参与,如今也走过了17年的历程。队员换了�徊τ忠徊Γ�导游服装换了一套又一套……我们的四好少年成长馆坐落在古镇老街,是根据队员们在古镇老街开展体验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活动成果后建立起来了,分“童眼映风情导游馆、童音吟风情民谣馆、童心写风情小报馆和童手绘风情青花馆“四个展区,同时也是队员们的体验活动基地)学校也获得了少先队工作的全国先进集体的至高荣誉,学校实施“体验成长”教育经验在《辅导员》等国家级报刊上作了介绍。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在立德树人和深化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新任务下,学校办学坚持“依托、体验、创新”的“六字要诀”:即:继续依托千年古镇及周边丰富的地域文化,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体验育人”之路,继续发扬学校办学积淀中的创新精神,围绕学校办学顶层设计方案,展开六个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一是精品项目上的推陈出新。要进一步加强精品社团建设,让社团活动课程化、会生长。如学校的青石板导游团,我们从原来单一的导游、景点介绍逐步拓展为表演方言吟诵童谣、讲述师爷故事,现在在探索演师爷故事的戏剧等。如我们的书画、手工等艺术社团,要在原来中国书画学习、小报设计的基础上,开设元宵灯笼制作、艺术书签设计、扇面书画、风筝设计等课程。

二是体验主题上的聚精会神。我们的体验不再是走马观花,我们在让孩子们带着问题春秋游的基础上,不定期的组建学习体验小组(共同体),开展主题性研究体验活动。如古镇的台门、石桥、风俗、特产等等,主题求小求专求精。并有成果手册,或文字记录、或摄影留存、或画画速写等等,使体验活动更加深入。

三是育人内涵上的另辟蹊径。学校创建于公元1907年(清光绪33年),由当时的知耻书院改办学堂的。“知耻”出自《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也。……是古代儒家的修身之道,也是君子之道,师爷的成长之道。因此,我们在体验活动内容上,从体验师爷的生活背景(古镇文化风情)、体验师爷的工作背景(从师爷故事中体验其智慧、品格)基础上,提出了体验师爷的学习成长经历的构思,也就是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教育,于是提出了“守正近乎德、好学近乎智、知耻近乎勇、力行近乎仁”的教育内容,从养成良好习惯、形成美好品格、热爱阅读、乐于实践探究等方面入手来培养具有“亲和醇美”特征的君子型未来人才。我们主要在推进四块工作:吟诵传统经典、讲述传统好故事、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寻访乡贤好家风好家训。我们利用国旗下讲话时间和开设每天晨谈课,实施德育微课程(三微课程:微言微行微故事,言是经典格言、故事是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行是日常行为和传统节日行为,每天每周知道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激励一点点、,体验一点点,集腋成裘,积沙成塔,为每一个队员烙上中国印,争做中国人,铸就中国心)。我们还准备开发传统节日文化的体验课程等等。

四是文化阵地建设上的独树一帜。我们根据知耻文化内涵,在校内建设了一个知耻文化主题公园,有自华亭、修身墙、诚字碑、石雕桌凳、惜时小品、圣贤语等,形成校园独特的人文景观。

五是现代技术应用上的别具一格。体验是学校的核心育人思想,但体验要依托大的场景、组织大的活动,非常花费精力。今年开学初,我们受省教育厅创新实验室方案评选的启发,思考设计了一个“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古镇体验活动’的创新实验室建设方案,争取在今年把它建设起来,并通过教学实践,积累一些案例和经验,让课程建设插上现代新技术的翅膀。

六是队伍建设上的广开门路。家长、当地居民、民间艺人、五老群体、乡贤都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的特聘教师、校外辅导员。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以走班选课的形式或社团活动的形式,不断丰富我们的教学资源,拓展我们的教学内涵。

教育已经进入个性化时代,适合的是最好的。我们只有不断开发和呈现丰富的拓展性课程,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性选择和个性化发展。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我们也刚刚起步,并限于水平,做得粗糙、粗放,期待得到各位领导、专家、同行的指导帮助。

                                   

2016年11月

 
返回到顶部
主办单位:浙江省文明办    承办单位: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
浙ICP备05073540号-1